本文已发表于“筑医台资讯”
作者:李金奎
苏州市太湖新城医院方案于2020年入选第五届“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
苏州太湖新城医院位于吴中区太湖新城,定位为以肿瘤诊疗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太湖新城区域健康生态圈顶层样板工程,也是目前苏州最大规模的医院建设项目之一。
项目位于天鹅荡路与连柱山路交叉口北侧,总用地面积125亩,床位1000张,总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项目一次性建设完成,包含综合医疗组团、科研办公组团、后勤保障组团等。
太湖之舟 扬帆启航
设计方案造型布局与山水相融,一气呵成。犹如湖畔轻舟,扬帆启航,也好似湖边天鹅,环抱山水。方案巧妙的避开北侧高速路噪音,同时与东南走向的城市水系和核心城区取得良好呼应,多维度的解决了城市设计、区域交通、医疗布局等众多问题。
治愈绿谷 筑景造园
设计方案引入生态绿谷,贯穿东西。通过堂、庭、院、廊、弄等园林空间手法,营造出具有苏州人文气息的现代化治愈空间。
模块布置 组团发展
根据区域城市布局及周边道路等级分析,城市主车流、人流主要从东南向进入基地。本案从规划层面采取组团模块的弹性发展模式,将用地切分为四个板块,由东向西依次设置基本医疗组团、专科医疗组团、科研生活组团。从东到西形成由动至静,由病患到健康的分区特点。每个医疗组团均采用模块化的设置,纵向形成门诊、医技、住院紧凑的自循环组团,组团之间水平向用生态绿谷串联,形成从综合到专科到研究的闭环医疗体系。
人车分流 衔接城市
项目用地东西狭长,南侧天鹅荡路与东侧连柱山路均为城市主干道,承载了主要车流和人流压力,北侧、西侧为次干道,解决了后勤物资及污物流线。而本案需要着重解决地下近2300辆车的停放问题,以及疏解高峰小时车流量(近1200辆)问题,为实现人车分离采取了以下策略:
地面城市交通接驳体系
建筑南侧延展面较宽,分别设置门诊、急诊、儿科、体检、科研等人行入口,同时设置东西两个公交车落客点。有效的疏解大量地面人流。
单向循环地下接驳体系
为减轻南侧道路车流压力和实现人车分离,方案在用地东侧设三车道单向入口,高峰时段,在地下一层形成综合接驳区域,实现人流高效疏解。
分层分区的落客体系
在不同地下层形成门诊、住院、科研后勤各自停车区,就近从垂直电梯上到相应的医疗区块。
后勤综合物流体系
本案利用西、北侧城市辅路组织后勤物资及污物流线。后勤物资车辆从用地北侧进入院区,从东北角后勤专用口进入地下一层主干式后勤接驳通道,依次对接中央物资库、洗衣房、厨房等后勤区域 。污物车辆从专用坡道进入到地下二层转运区,实现洁污分流。
根据以上策略,最终形成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便捷高效医院运转体系。
特色流程 引领创新
在功能布局设计方面,方案以水平及纵向两个维度形成网络化、高协同、高效率的专科及综合医疗体系,包括立体危急重症体系、日间诊疗服务体系、肿瘤专科特色治愈体系、主干式后勤物流体系。
苏州太湖新城医院项目很好的处理了治愈体系与疗愈空间体系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穿插,高度融合。将室内外的空间、景观、动线体系融合设计作为出发点,形成核心的空间骨架,再与医疗治愈体系有机结合,使得二者高度契合,让空间产生温度,做到真正以患者为中心。
设计单位
4166am金沙(China·信心之选)官方网站医疗设计研究中心
设计总负责人
谷建
设计团队主要成员
李金奎 于文砚 杨尚庄 陈昊 王梓楠 伊人菲 任晓华 周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