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6am金沙(China·信心之选)官方网站 - 搜狗百科

ABOUT US

PROJECTS

AWARDS

NEWS

CONTACT US

新年新篇丨学术论文:文脉视野下的城市特色风貌设计

Academic Research
Author 2024.01.02

  《当代建筑》

  2023年11月刊

  本期主题

  该期杂志邀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4166am金沙(China·信心之选)官方网站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冯正功担任客座教授,以“延续建筑”为主题,在主题专栏集结了来自不同地域的专家学者及其设计作品与研究思路。作品虽承载了不同记忆,殊途却同归,皆梳理了历史脉络并立足于当下的生活与需求,探索出古今辉映的精神气质与实施路径。

  本期学术沙龙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举办,冯正功、黄琳、吕彬著论文《文脉视野下的城市特色风貌设计》发表在“主题专栏”,中衡设计集团作品“东校区规划与教学行政综合体设计”刊登在“设计作品”一栏。

  即日起,我们将分期发布《当代建筑》11月新刊导读、学术沙龙、《文脉视野下的城市特色风貌设计》论文以及《继往向前 文质相衡——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校区规划与教学行政综合体设计》工程案例等内容。

  本期内容 论文《文脉视野下的城市特色风貌设计》

1.jpg

  本期封面: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摄影:是然建筑

  全文刊登于《当代建筑》2023年第11期 p16-21

  摘要

  当代城市面临诸多问题,而应对城市问题及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更新始终在进行。当城市更新由以拆旧建新为目的发展为以环境、人、文化等为核心设计诉求时,文脉则是诸多城市设计方法中理解城市的一个视野,并可作为底层逻辑指导设计与实践。文脉可被理解为建立在城市、建筑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是具体的可度量与操作的策略。文章通过多项实践来阐释文脉作为设计观念,提出采用“城市秩序”“基础设施遗址”“相似设计语言”作为“联系”设计新空间,以复兴城市。文章指出,文脉作为理解城市的视野与设计城市的视野是积极应对城市问题、建立身份认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文脉;城市更新;城市秩序;基础设施遗址;设计语言

  作者简介

2.png

  在线阅读

  1当代城市现象

  二战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问题暴露,彼时许多学者即提出:背离自然规律与日常生活、缺乏对历史秩序敬畏的城市设计并不会带来可持续的成效。美国学者简·雅各布斯认为:修复城市空间与功能关系之间的断裂,是有效的城市更新方法。社会历经变革,理解城市问题的视角也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城市化与工业化、遗产保护、城市健康与公平、可持续与气候应对,以及历史连续性与文脉等。当城市扩张到一定程度,城市更新就成为城市发展的常态。世界上的许多城市,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城镇,都正在经历城市更新。当代的城市更新除强调审慎地对待自然环境与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外,更加重视城市文脉的连续性。在这个层面上,“城市更新”改变原有以“拆旧建新”为目的的方法,转向关注场所环境的可持续性,关注人与城市环境联系的“城市设计”。

3.png

  1 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市肌理

4.png

  2 丹麦哥本哈根城市肌理

  世界上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在面对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的课题时,采取谨慎的态度来应对城市本体的遗存及其与自然的关系。巴塞罗那显著的城市形态特征与城市形成轨迹,是其城市扩张中对原有城市秩序承续的结果,未曾摒弃、破坏与对抗原有的城市形态。巴塞罗那在20世纪80~90年代对其中心城区进行了重新设计,以使城市与当代生活及环境更好适应,但其原则是修复中心城区,并发展滨海空间,在紧凑而有效的设计下更新城市基础设施——在保持中心城区原有城市肌理的同时,设计更适合当代生活的公共空间是巴塞罗那一直以来的城市设计目的(图1)。与之略有相似的是,哥本哈根也以不破坏原有城市肌理为原则,在建成的城市环境中将自行车交通方式作为城市空间激活的策略,历史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及友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益于该策略对城市建成环境的有效延续,获得了卓有成效的答卷(图2)。UIA(国际建筑师协会)将哥本哈根与巴塞罗那分别任命为2023年与2026年的世界建筑之都,以彰显它们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价值。伦敦的城市更新战略则是以遗址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为线索,通过碎片式的区域更新向整体性的城市景观转变。遗址与历史建筑直接反映建城的历史,易于建立城市与人之间的联系:可见、可读,并有效地反映英国建城史及其作为日不落帝国和工业强国的辉煌(图3)。作为城市再生的可操作“工具”,历史遗址与建筑的保护性更新直接带来其所在区域环境的改善与经济的发展,并成功使该区域从破败、失落的废墟转为具有聚集活力的公共空间。斯图加特与法兰克福则以修复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原则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斯图加特通过城市绿地营造的方式,将环绕其老城区的自然风景联系起来,形成天然风廊,以构建韧性城市;法兰克福直接在中世纪的防御城墙遗址所在的路径上建设城市绿地,1872年颁布《城墙意义声明》以确保其不被建设所侵占,城墙的拆除有其历史的客观性,但城市绿地在纪念性与可持续性方面具有明显的城市价值(图4)。城市绿地以“廊”“带”的形式大规模存在,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界面。除上述对城市肌理、遗址、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更新,以及修复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自上而下的策略外,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策略也充分反映了城市在包容性设计等方面的目标。

5.png

  3 英国伦敦城市肌理

6.png

4 德国法兰克福城市肌理

  全球化、工业化导致城市无序扩张、密度增长、资源紧缺,城市问题日益严峻;技术迭代引发的数据追踪、终端交互等正在对社会秩序、经济,以及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造成冲击;气候、环境与疾病等问题也造成人们对城市的恐慌。城市正在历经变革。城市设计的核心是公共空间的营造,其本质是服务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城市,除却是由“网络”“密度”“形态”“功能”“社群”“道路”[1]等组成的设计体,也是由人、人与他者的联系、城市的建设历程、市民的观念与价值趋向等组成的生命体。城市本应因为这些特征而充满活力。

  2 文脉是理解城市的一个视野

  “文脉”思想的核心是遵循自然法则,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强调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与秩序。以文脉的视野去理解城市,能够有效识别城市自然风土、人文,以及城市结构本身的价值与规律,并以此作为城市与建筑设计的逻辑与方法。当代学者对文脉的理解并不相同,但究其根本,可归于建立在人与城市之间的某种“联系”——可以是历史、人文、技术、自然等,它应具有设计的可操作性,而不仅仅是被当作一种观念。“文脉不仅仅可以度量,亦应具有延展性”[2]。譬如:将城市建城史中的遗存作为一种“联系”,激发公共空间的活力。它应是可以直接被体验的,而不仅是作为一种噱头来提升知名度;它应作为新空间的组成部分,或者直接成为新空间。这提醒设计师在新空间的设计中去表现上述“联系”,可以是具体的物理表现,也可以是抽象的隐喻或暗示,甚至可以采用对抗性的语言去反衬与强调。彼得·卒姆托在科隆设计的科隆巴博物馆(图5),即采用了具体的物理表现建立“联系”,使文脉“作为新空间的组成部分”——博物馆从一个晚期哥特式教堂的废墟中升起,遗址被保护在参观序列的前端。彼得·卒姆托认为,作为艺术品本身,遗址的艺术价值能够让人瞬间置身于遗址的历史时间中,沉浸在其所创造的精神价值里。于是他使用灰砖来统一被破坏的场地环境,灰砖指向了教堂遗存,以及罗马与中世纪时期的石头碎片。物质化的材料表现直接延续了建筑的文脉,且是可以持续拓展的建筑语言。当然,在物理表现中尺度的把握是极为重要的:兼顾作为“联系”的要素和环境与人之间的平衡。卡洛·斯卡帕则采用了具体与抽象的多重方案以直接表现“文脉”,使之“成为新空间”:作为建筑学经典作品,维罗纳古堡博物馆的保护性改造设计是一项难以复制的工程,其文脉语言复杂——物质的(材料、空间、场地)、非物质的(风格、纪念性……);基础设施的(12世纪的城墙)、建筑本体的(14世纪的宫殿、塔楼,19世纪的堡垒、兵营……)、场所环境的(阿迪杰河道、莫比奥城门);等等。若要建立一种新空间与文脉的联系,难以一言蔽之,斯卡帕在古堡博物馆中将这种联系泛化了:它建立在漫长的时间里,隐藏在材料的衔接、空间的转折、体量的对比里,随意的、非正式的出现。如是或许更能表现文脉的特殊性(图6)。譬如:卡洛·斯卡帕用庭园与雕塑来为闭环的流线定位,它们出现在每一处历史空间的转换之处,是提示也是间奏;他通过墙壁、展品与光线的关系来表现空间的尺度与材料的质感,以此作为对物质文脉的回应等。上述两则作品试图说明或佐证文脉与新空间的关系,以及其被诠释的方式。需要强调的是,在新的空间被设计与建造的时候,它也即将成为新的文脉。因此,建筑师必须预设它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积极的与消极的,以确保它能够在与文脉的柏拉图式关系里,为当代与未来所正视。

7.png

  5 科隆巴博物馆

8.png

  6 古堡博物馆

  3 以文脉为底层逻辑的城市设计

  基于文脉的设计方法使得空间具有具体的可读性与抽象的精神性,并为可持续的理解和设计城市提供依据。笔者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项目中,以文脉为逻辑的设计多采用三种策略:①基于城市发展历程中肌理与秩序的空间复兴;②以遗址作为激活空间的媒介,这里的“遗址”主要是指城市建设历史中的基础设施;③吸纳原有建筑的语言或句法,采用相似的做法使新建筑被场地自然接纳。后者的方法则说明“文脉主义如何在形式上让建筑融入环境”,并“带来识别性与统一性”。[3]

9.png

  7 徐州古城架构与文脉

  3.1 以城市秩序作为“联系”的空间复兴因子

  徐州和宿迁是分立在古黄河下游的两座建城历史悠久的中小城市。徐州作为夏朝时九州之一,建城史约2600余年,于汉代兴盛,后又经古黄河水患及战争,城市形态、环境等多历迁变。笔者自2012年着手徐州的城市更新工作以来,以文脉为核心的徐州城市秩序恢复与空间复兴始终是徐州项目的设计原则(图7),而相关经验也被引介到宿迁城市核心区的更新计划中,并有序实施(图8)。城市更新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如何有序地保护并发展城市特色风貌:在漫长的建城史中,城市形态与环境是形成当代城市秩序的本源。因此,在徐州项目中,设计团队以“建城史及其在当代的存续的文脉”为依据,引导当代城市的持续更新(图9)。城市文脉策略首先是依据现存遗址与史料考证古城形制(城市轮廓、城墙与城门位置、水系与街巷肌理、方位布局等),而后是厘清古城建筑规制与建造工艺。对于徐州而言,建城历程中的碎片依稀可辨,可以作为城市更新的依据,但尚未厘清。因此,具体设计工作仍以徐州古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方位研究为开端,发现城市因水系而建立与持续扩展的城界,以及因水患淹没重建而表现出的城址“层叠”现象,即“城下城、街下街、府下府、井下井”的地缘。根据现存建城史中的基础设施与其他物质文脉,可将城市边界、轴线、水系、方位定位于自明代天启年形成的格局,而后以此为依据梳理出沿古城南北轴线、古城墙环线及两条水系(古黄河、护城河),并以此作为核心要素审慎地展开城市设计,提出以“一轴、一环、两廊”为架构,涵盖其所辐射的历史街区、街巷片段、保护文物、历史建筑、其他历史资源、重点工程、地表建筑等整体性城市风貌保护策略,作为城市更新的指导原则——强调轴线的“联系”作用、环城墙遗址的“文化”秩序,以及两河廊道的“环境”价值。其中所涉及的历史街区与建筑更新,乃至新建筑的设计则秉持着对上述三方面的严肃思考而进行:①作为“联系”——以恰达的方式使得新与旧并存,即城市多时间线并存的可持续状态;②文化秩序——溯源城市,为发展提供合理的轨迹(图10);③环境价值——始终将对自然的尊重作为建筑原初性价值的表现(图11)。据此,徐州的城市设计并非大面积原貌恢复一个古城,对于多时间线并存的城市而言,这并非一个最优的方案。为同时适应人们对当代城市在经济、交通、功能、体验及意义等多方面需求,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城市街区作为空间复兴的样本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已实施的方案中,回龙窝历史街区则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样本(图12),该地区集合了多重文脉要素,如明代城墙遗存、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与清晰的清代街巷肌理等。在严格按照上述研究进行以城市秩序保护为核心设计的诉求下,设计师意图通过“重现”来建立城市的连续性,作为对盲目复制、无序加建、肌理枯萎的城市状态的抵抗,并为未来城市提供可阅读的实体。基于徐州城市地缘特征的整体性城市特色风貌保护策略,与之相似的设计方法已经或正在其他样本中被实践:在“徐州博物馆—户部山区域城市与建筑更新”项目中,设计师以“联系”为设计逻辑,通过谨慎的建筑与环境干预手法,应对城市的复杂性(图13);在“回龙窝—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区域”项目中,设计师以文脉为媒介,通过“再现”激活城市公共空间;在“古黄河—古护城河扩展区域”项目中,设计师从环境着手,重塑当代公共生活空间等(图14)。

10.png

  8 徐州中轴线项目

11.png

  9 城市风貌整体性更新:下圆墩遗址文化公园视角

12.png

  10 文化连续性的设计方法:戏曲博物馆和奉亲庵广场视角

13.png

  11 环境重塑的设计方法:古黄河滨泛黄楼公园

14.png

  12 回龙窝历史街区

15.png

  13 徐州博物馆—户部山区域项目图片

16.png

  14 城市公共空间的激活

17.png

  15 城墙博物馆

  3.2 以基础设施遗址作为“联系”的空间激活因子

  基础设施遗存是建城史中最重要的文脉。与视角相对宏观的城市秩序不同,基础设施是微观层面的、可触及的网络与系统。在相当长的建设时间里,城市中总会留下种种痕迹,它们可以是城墙、道路、房屋、排水系统,随着城市的更新被发掘或破坏,建筑师或可给予相关的建议,以确保这些基础设施可以为城市演变提供某种启示。在徐州和宿迁的城市秩序恢复计划中,有相对清晰且连续的基础设施文脉被“发现”,并被“建议保护”。徐州城墙博物馆、城下城博物馆与宿迁古涵洞博物馆即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设计建造的,三者以相似的文脉策略——建立新空间与文脉的“联系”,使文脉成为新空间的组成部分,并利用新空间激活城市。三处博物馆分别以明代城墙遗址、清代城市街区遗址与水渠遗址为文脉线索,表现新空间与城市、人的关系。三者着重考虑的是如何以遗址重现为契机来回应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问题,其形式、流线、空间、光、材料等物质要素的设置均在遗址空间的基础上,建立与当代城市的关系。“当代性”是被隐藏在博物馆的空间建构之中的,是文脉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表达。譬如:为表现材料在物质文脉上的承续,清水混凝土几乎被应用于三处博物馆的全部空间,既作为对传统建筑中清水砖的呼应,也为博物馆展陈空间提供相对纯粹的界面与环境。[4]城市基础设施遗址因新城建于旧城之上而表现出“层叠”的“城下城”状态。为回应此现象,城墙与城下城博物馆的遗址展厅均被设置于地下,而地上尽可能地采用隐藏的方式将空间归还给城市。城墙博物馆处于回龙窝历史街区,其地面层采用与清代传统民居建筑相同的形制来隐藏自身(图15),而地下层则采用纯粹的现代空间设计方法来为明代城墙遗址做“底色”,以此表现城市建城史中“明—清—民国—现代—当代”的多世代叠加现象。城下城博物馆位置更为特殊。其作为城市核心区——市民广场的文化设施,在地面层掀起一隅作为时间的裂缝[5],以建立遗址与城市的联系(图16),并用大跨度结构形成覆盖自唐汉至明清的地层遗址空间来强调“层叠”的城市现象。宿迁古涵洞博物馆则利用场地的高差塑造了具有层次感的新空间,通过连续拱的外部形象呼应内部的古涵洞形制(图17),运用几何符号来表现城市变迁中的多重时间线索,为城市建立身份认同。

18.png

  16 城下城博物馆

19.png

  17 古涵洞博物馆

  3.3 以相似设计语言作为“联系”的空间再生因子

  转瞬即逝的文脉也应当被纪念,如重要事件、变迁的自然或建成环境等。变迁中的城市建成环境常处于变化之中,但可以通过建筑的物质表现形式被记载下来。采用相似的设计语言来重现已经或正在消失的水系、路网、基础设施、符号、习俗、工艺等,是应对“瞬时”文脉的一种策略。苏州古城虽被完整地保护下来,但其历经变迁,难免有隐藏的文脉线索,由于政治、经济、环境与人文等多种原因,被忽视或湮没。正在进行的苏州古城里的32号街坊项目,设计师则尝试通过设计语言策略来重新建立新空间与瞬时文脉之间的联系。与其他文脉项目相似的是,对文脉的研究是先决条件——文脉的梳理、判断与取舍是必需的工作,有时文脉不必恢宏。32号项目中,被筛选出来的文脉是城市建成环境中变迁的水系(包括水系上的桥:剪金桥、木柴桥、明泽桥)与曾经存在过的剪金桥巷,古城水系与剪金桥曾构成清代内城直河最繁华的商业街(图18)。作为一处具有文化服务性质的公共空间,32号项目选址在上述街巷之间,场地为清末民初特殊政治制度时期曾存在过的市民道养公社。因此,32号项目将水系、桥、巷的意象重现于内部空间,并以苏式传统“宅—园”为范式,重新绘制一处开放的现代园林(图19)。对于该项目来说,物质表现仅作为城市“瞬时”文脉的载体,用以“再现”,其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具象的图景,促使人们展开想象,将“浩瀚历史长河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联系起来” [2]。

20.png

  18 32号街坊文脉

21.png

22.png

  19 32号街坊

  4 结语

  约翰·拉斯金对城市历史持有复杂的情感:“历史的痕迹隐藏在聚集蜂拥的人群之后,是这座城市享有的不多的快乐之一”,虽然这些痕迹总是“很快地、永远地被擦除”,但建筑师的任务是去“拾遗、搜集并修复失落的城市碎片”。

23.png

  20 城下城博物馆与城市、人的关系

  出于建筑师的责任,基于文脉的城市新空间设计应当是可以被讨论、践行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的方法之一,且具有可扩展、可持续的价值。新空间不会孤立存在,文脉作为城市、建筑与人之间特殊的联系,能够持续地为其创造生命力。因此,本文将文脉作为理解城市的一个视野,并作为底层逻辑设计城市与建筑,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当代所面临的种种城市问题,建立身份认同。以文脉作为思考城市与建筑问题的视野,是笔者在思考“新建筑与空间应以怎样的方式介入城市,并与使用者产生共鸣”中寻求的答案(图20)。显然,这是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回到本文开始时所提出的文脉是一种联系。这种联系提醒着人们,城市与建筑之间并非只是绝对理性的有关生产、交通的问题,它应当也是一个关照自然、人,以及应对变迁(或可以理解为历史)的结构体系。《城之理念》中里约瑟夫·克沃特有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城市想要变成它的市民可以读懂的东西,市民必须能够在城市中读到起码一个,最好是多个相互叠加且容易解读的模式。在这些模式中,必须具备某些混合和交织在其中的公共空间。”[6]文脉,是其中的一种阅读城市的方式。■

  图片来源

  图1~图4:谷歌地图

  图5、图12、图15~图17、图20:作者拍摄

  图6:Sergio Los的Carlo Scarpa一书

  图7~图11、图13、图14、图18、图19:作者绘制

  参考文献

  [1] DEGROS A. Basics of urbanism[M]. Switzerland: Park Books, 2021.

  [2] 西米奇,沃克.建筑的语言[M].徐振,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3] 莱瑟巴罗,李劢.回应性建造:作为地形学关系之网络的建筑[J].建筑学报,2019(10):21-26.

  [4] 冯正功,吕彬,陈婷.基于历史文脉视角的城市秩序与公共空间重塑[J].当代建筑,2021(4):11-16.

  [5] 冯正功,陈婷,王旭,等.城下城:建于遗址之上的博物馆作为链接城市古今的时空节点[J].建筑实践,2022(5):10-23.

  [6] 里克沃特.城之理念: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M].刘东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本期主题专栏相关阅读

  [1] 赵元超.赓续红色经典,创新现代建筑[J].当代建筑,2023(11):12-15.

  [2] 冯正功,黄琳,吕彬.文脉视野下的城市特色风貌设计[J].当代建筑,2023(11):16-21.

  [3] 赵震,张思慧,张鹏举.适洽逻辑下边地建筑的设计路径——以内蒙古自治区在地实践为例[J].当代建筑,2023(11):22-25.

  [4] 汤孟禅,汤桦.光辉与阴翳:岭南空间的现代自在[J].当代建筑,2023(11):26-29.

  [5] 罗超君,杨明.基于价值阐释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实践探索——以“虹桥源1号”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为例[J].当代建筑,2023(11):30-33.

  [6] 章静谦,刘宇扬.迈向持续生长的滨水空间——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旅融合城市更新的减法设计为例[J].当代建筑,2023(11):34-37.

  [7] 钟舸,白晴.城镇边缘带视角下历史古镇认知及未来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李庄古镇为例[J].当代建筑,2023(11):38-43.

  [8] 殷玥,李竹.对乡土建造在地性的技术回应[J].当代建筑,2023(11):44-48.

  [9] 毛键源,孟凡浩.基于地域性的当代微地景研究——以大理洱海生态驿站为例[J].当代建筑,2023(11):49-53.

TOP
Baidu
sogou